昭通市应急广播在“7·09”特大暴雨灾害中积极发挥作用 助力群众安全转移

文章来源:
昭通市广电局
发布时间:
2025-07-21 11:17:30
【字体:

2025年7月8日至9日9时,昭通市遭遇大范围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袭击。全市广电系统认真落实“1262”预警叫应机制,迅速启动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专项工作预案。镇雄、威信、彝良、永善、盐津等县气象局通过应急广播播发暴雨、山洪及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23条,累计转移群众9759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7月9日昭通市防汛减灾救灾紧急会议上,市委书记对应急广播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肯定。

精准预警,及时疏散转移。7月8日至9日,镇雄、威信、彝良、永善、盐津等县气象局通过安装在本单位的应急广播前置机精准播发红色预警信息4条、橙色(II级)预警信息13条、黄色(III级)预警信息6条。乡镇村利用应急广播前端紧急喊话。彝良县龙石村、南厂村通过应急广播喊话,提醒群众保持通信畅通,做好安全转移准备,并通知村(社区)地质监测人员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风险情况,累计覆盖45个村民小组,助力紧急转移263户869人。7月8日20时25分,彝良县角奎街道龙石村接到上级应急信息,报告给街道带班领导,确定应急广播喊话内容后,村支书顾雍在8日21时50分利用应急广播前端通知全村群众紧急避险、疏散转移。7月9日8时开始,彝良县牛街镇南厂村发现降雨量较大,村委会副书记李香宝报告镇带班领导,确定应急广播喊话内容,于9日9时10分利用应急广播前端通知群众紧急避险、疏散转移。

夜间叫醒,挽救群众生命。 7月9日0时,威信县面对突然激增并覆盖全县的超强降雨,经威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现场研究同意,立即启动县应急广播平台在全县播出应急叫醒信息。县广电局接到指令后,随即由局领导通知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值守工作人员在7月9日3时30分至6时55分循环播出应急叫醒信息2条,及时叫醒夜间熟睡群众,引导其有序避险、配合救援。凌晨3时30分至5时01分,威信县应急广播平台向乡、村、组循环播出应急叫醒信息:“紧急通知:因持续超强降雨,请广大人民群众相互叫醒,相互转告,立即撤离到安全位置,有情况请拨打电话6125946”。6时03分至6时55分,威信县应急广播平台再次向乡、村、组循环播出应急叫醒信息:“紧急提醒:因超强降雨不断持续,易发灾情,请广大人民群众相互叫醒,立即撤离到安全位置,等待救援,有困难请拨打电话6125946”。信息播发覆盖976个应急广播终端,成功助力全县转移群众335户1246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灾后群众普遍反映:应急广播及时唤醒熟睡人群,老人小孩都听懂了,有困难还可以通过救援电话寻求帮助,真是生命安全的“守护者”。

科普防控,提升自救能力。应急广播有序播发科普信息,7月8日至9日,威信、镇雄等县应急广播平台播发《山洪灾害应急避险知识》《山体滑坡应对措施》等应急科普知识54条,助力提升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今年入汛以来,省广电局按照广电总局安排部署,联合省应急管理厅、省气象局开展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专项工作,按照《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指南1.0》各项要求,全力推进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6月1日至7月10日,全省通过应急广播播发应急信息1221条,其中预警类1203条,预警类红色级别90条、橙色级别612条,救援类5条,恢复类13条。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