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消息《大山里的“梦想合唱团”》记者手记:用情歌唱 用心聆听 唱响大山里的梦想

文章来源: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发布时间:
2022-09-13 16:20:00
【字体:

  2022年6月9日,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早晨,我们来到了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崇德小学。学校位于县城周边,四周环绕着大山,下了高速之后,沿着小路走到底,便可以看到写有“崇德小学”的石碑。教室里,由四年级的学生组成的合唱团,正在上张冰老师的音乐课。和往常一样,张老师会在休息日和节假日到这里义务教学,不一样的是,这个合唱团已经是崇德小学第四届的“彝苗童声合唱团”,也是去年才组建的。

  音乐课上,孩子们睁大眼睛认真听着,对于张老师和其他义务教学老师的课堂,孩子们都很珍惜。这样的音乐教学,张老师持续了六年时间,2016年7月的一天,张老师来到学校见到了第一届合唱团的孩子,虽然当时孩子们的歌声还很稚嫩,偶尔也有唱不齐的情况,但他当时就下定决心,要教孩子们唱歌,他说,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孩子们的清澈的眼神。张老师教学有一个习惯,经常会站着教孩子们唱歌,也会让孩子们站着练习,在去往广州童声合唱节之前,他对合唱团进行集训,他站着教学,孩子们站着唱歌,一天四五个小时,孩子们都没有抱怨过一句,都认真练习着,中途也没有一位孩子想过放弃。比赛结束,孩子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当他们在被邀请进行闭幕式演出时,张老师和合唱团的孩子都慌了,因为,闭幕式上要演出的是另外一首歌曲,而且这首歌曲主办方给了他们五线谱来练习。可是,在之前的教学中,张老师和其他老师基本都用简谱进行教学,五线谱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太过陌生。很遗憾地,他们没能参加闭幕式表演。但张老师并没有带孩子们马上离开,演出结束的那天下午,在剧院排练厅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张老师用一下午的时间,带孩子们认识了五线谱,也是从那时开始,合唱团的教学也开始使用五线谱。

  2012年9月,学校组建“崇德小学彝苗童声合唱团”,当时学校并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只能从村子里找到民俗音乐家来授课。但从2015年开始,包括张冰老师在内的音乐老师,和一些艺术家们先后到学校义务教学。在这些老师的带领下,合唱团的孩子们去到了昆明,去到了广州,去到了北京,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比赛,荣获了大大小小的奖项。2019年,禄劝县实现脱贫摘帽。对于学校,对于合唱团的孩子们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是,他们不用再走土路出县城,老师们来学校的路程也大大缩短了。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采一朵,送给我,小小的姑娘。如果有一天,心事去了远方,摘朵花瓣做翅膀,迎着风飞扬。”这是歌曲《萱草花》的歌词,也是当时我们去采访,孩子们最喜欢的歌之一。当在那间小小的教室里,听到清脆、稚嫩的童声齐唱出第一句歌词,热泪不自觉盈满眼眶,从他们的歌声里,我听出了希望。课间休息时间,大部分孩子都没有离开,而是就在教室里聊天嬉戏,等待下一节课开始。就在我和同事沟通接下来拍摄事宜时,两个小女生突然跑到我和摄像老师的面前,分别送给我们两只千纸鹤之后笑着跑开了。合唱团里的孩子都很可爱,性格也都很活泼,中午饭点时间,两个小女孩递给我们她们的饭盒说,老师给你用这个来打饭。?

  合唱团里有两位男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小马同学和小周同学。小马同学是苗族,家住县城,但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小周同学是汉族,家住另外一个镇上,每个周天,他都要坐车半天的时间,回到学校。小马和小周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唱歌。当听说我们想到他们的宿舍里,拍摄他们生活的镜头时,两个孩子匆匆吃了晚饭,早早等在宿舍楼下,见我们来,一群小男孩一溜烟跑上了楼。我问小马同学:为什么进入合唱团?他说,喜欢合唱。我以为他的回答会是:喜欢唱歌,没想到他会直接说“喜欢合唱”。合唱时,小马和小周同学都很投入、自信,但当我们想请他们各自在镜头面前唱一首歌时,他们却羞涩了。那一刻,我懂了小马同学说的,喜欢合唱的意思。在他们的宿舍里,孩子们不记得歌词,没有话筒,却用最饱满的感情,最投入的状态,齐声歌唱。他们的歌声里,带着他们走出大山的梦想。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