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办公室关于全省第二季度广播电视新闻作品推优情况的通报

文章来源:
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
2018-08-17 14:15:00
【字体:

云新广办〔2018〕161号

 

 

各州市新闻出版广电(文广)局,云南广播电视台:

 

  根据相关工作要求,现将2018年第二季度广播电视新闻作品推优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评审情况

  按照总局相关工作要求及局领导指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6月中旬印发通知,组织开展全省第二季度广播电视新闻作品推优活动。经各级层层筛选推荐,全省共收集到广播电视新闻作品35件,其中广播9件,电视26件,州市级以上台作品32件,县级台作品3件。7月25日,省局组织专家召开评审会对所有作品进行了集中评审,具体结果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一)优秀广播新闻作品

  1.《大河同心——巡航湄公河的日与夜》(云南广播电视台)

  2.《转变,只为绿水青山》(云南广播电视台)

  3.《“蒜你狠”变“蒜你贱”,蒜农该如何破局》(大理人民广播电台)

  4.《王明鹏:扎根基层 用心用情服务城市管理》(昭通人民广播电台)

  (二)优秀电视新闻作品

  1.《严打之下的走私肉》(云南广播电视台)

  2.《褚时健:九十岁不再烦恼》(云南广播电视台)

  3.《东湖会晤推动中印关系行稳致远》(云南广播电视台)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昆明广播电视台)

  5.《奋斗在玉溪》(玉溪广播电视台)

  6.《我不是老赖》(曲靖电视台)

  7.《城市的生态 让野象迷途》(普洱电视台)

  8.《鹦哥索改桥合龙 预计6月底建成通车》(昭通电视台)

  9.《点燃大山的希望》(丽江广播电视台)

  10.《扎根怒江落地沙瓦》(怒江广播电视台)

  11.《西双版纳州跨境医疗合作成为邻国民众福音》(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

  其中,广播作品《大河同心——巡航湄公河的日与夜》、《转变,只为绿水青山》,电视作品《严打之下的走私肉》、《东湖会晤推动中印关系行稳致远》、《西双版纳州跨境医疗合作成为邻国民众福音》等5件作品作为省级优秀作品代表推荐至总局参加全国广播电视优秀新闻作品评审。

 

  二、第二季度推优工作特点

  在一季度的基础上,二季度的新闻作品推优评审工作进一步的规范、完善。

  (一)新闻作品特点:

  1.突出了主题报道。云南台广播系列报道《大河同心——巡航湄公河的日与夜》、广播专题《转变,只为绿水青山》以及红河台广播专题《守望?杨柳河》、曲靖电台广播专题《深化放管服 激发新活力》,昆明台电视长消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玉溪台电视专题《奋斗在玉溪》临沧台电视长消息《临沧:培育产业新动能,打好绿色食品牌》等,充分反映了我省第二季度一带一路、扶贫惠农、生态建设等重大主题,紧扣经济社会热点,服务工作大局,引导社会舆论。本季广播重大主题宣传超过电视。

  2.突出了形式创新。云南台广播系列报道《大河同心——巡航湄公河的日与夜》,创新叙事方式,采取日志体形式,从巡航艇拟人化叙述的角度,叙事符合逻辑,广播节目画面感强;云南台电视新闻访谈《东湖会晤推动中印关系行稳致远》,选取有特点的专家,对时政了解全面,解读到位。从云南视角设置话题,结合云南特点评论中印经贸关系,角度比较新颖,凸显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主体。

  3.突出了标题拟写。本季度报送作品普遍注重新闻标题运用,云南台广播系列报道《大河同心——巡航湄公河的日与夜》、普洱台广播长消息《踏青河村边少小“直过民族”的新家新生活》,标题较好地表达了主题,并为主题增添了色彩。标题拟写创新、独特,让观众一看,使眼睛为之一亮,吸引力强。

  4.突出了舆论监督。云南广播电视台电视系列报道《严打之下的走私肉》,深挖走私冻肉制品被群众盗挖的新闻事件,全景式追踪,紧盯人民群众关切的民生痛点问题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问题,有效履行媒体监督职能,并适时把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的措施和处理结果向社会发布,形成完整的信息流,使监督报道有始终有终,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二)组织工作亮点:推优工作深入细致。二季度的推优工作中,德宏局将季度推优纳入重点工作,并给予人员和资金的保障,专门组织专家对上报作品集中评审。丽江局高度重视,早策划早安排,优质高效地完成了二季度新闻作品推优。大理局、怒江局工作细致,上报的作品资料填写规范,纸质资料和电子版资料整齐、完备,符合工作要求。省台、昭通局紧紧围绕二季度的宣传重点,上报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作品,作品整体质量较高,表现出色。

  此外,石林、贡山、隆阳等3个县级台积极报送作品,参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提升工程,值得表扬。

 

  三、存在的问题

  (一)作品存在的不足

  1.有的作品新闻性不强。如《大理州世居少数民族--藏族》《倾注半生做好一件事》等,叙事不错,制作也比较精美,但新闻性、时效性不够,定义为社教类节目可能更为合适。

  2.有的作品选取的故事不够典型。如《守望?杨柳河》题材选取比较好。但在新闻叙事结构上不合理,花灯的亮点未得到很好的凸显。现场录音用得少,作品不够生动。《王明鹏:扎根基层 用心用情服务城市管理》,模范人物和新闻人物混淆,事迹不突出,叙事较为分散。《我市“五重保障”推进健康扶贫》选题很好,但亮点不突出等等。

  3.有的作品解剖不深入。如《踏青河村边少小“直过民族”的新家新生活》,作品体现了“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新闻主题,对如何实现新家新生活,并没有交待清楚。《“蒜你狠”变“蒜你贱”,蒜农该如何破局》作为比较典型的新闻报道,针对社会问题只提供了简单的解决办法,未深入解析,破题不够。《西双版纳州跨境医疗合作成为邻国民众福音》新闻性强,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未全面体现“跨境医疗合作”的具体内容。

  (二)报送工作存在的问题

  1.要求不落实。部分州市局未能认真贯彻落实报送相关工作要求,报送过程中多次出现漏报、错报等问题。在填写申报表格时,对新闻作品的分类,也未能严格按照通知中界定的认真填写。

  2.部分州市不重视。文山、迪庆没有作品报送。

 

  附件:2018年第二季度广播电视新闻优秀精品评语

 

云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办公室               

  2018年8月16日                    

  (联系人及电话:高洁,0871-65385401)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