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精品创作经验入选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特刊

文章来源:
局电视剧处
发布时间:
2025-10-30 10:51:42
【字体:

      编者按:10月28日,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开幕。《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特刊》上刊发了北京、上海、云南等10余个省(市、区)广播电视局的工作经验。现将《云南省广播电视局:锚定目标 精准突破》原文转发,供大家学习借鉴。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锁定目标  精准突破

      2024年以来,云南省广电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广电总局“新时代精品工程”部署,聚焦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有力推动了云南广电视听文艺作品创作发展,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实现云南电视剧14年未登央视黄金档的新突破,纪录片《民族的号角》登陆央视纪录片频道。

      一是高位统筹,打造高效“指挥中枢”。成立广电视听宣传及内容创作生产工作专班,在局党组领导下,聚焦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周安排、半月调度、月调度”机制做好广电视听精品创作工作。局主要领导先后主持7次月调度会,在关键节点精准部署,不断完善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加强活动策划及选题策划。分管局领导带领职能处室在一线具体协调、组织、推动,抓好工作落实。

      二是聚焦中心,深度融入发展大局。 始终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各类创作策划紧密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展开。联合16家省级部门单位召开座谈会组织创作选题策划,系统梳理的10大创作方向、129个选题线索,编制《云南广电视听创作方向及选题线索指南(2025年版)》,推动创作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联合文旅、商务、文联等8家省级部门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充分挖掘云南文旅、非遗、特色品牌等优势资源,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

      三是项目牵引,实施精准攻坚突破。建立并动态管理包含189部作品的重点项目库,实施重点跟踪和服务。局主要领导强力推动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审查发行、播出宣传,确保央视黄金档播出,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今年6月、9月分该剧别获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及四川金熊猫奖“最佳剧集”“最佳编剧”4个奖项。推动电视剧《民族大义》、纪录片《巧渡金沙江》纳入省委宣传部重点项目,网络剧《蓝雨伞》入选广电总局网络视听精品工程并获扶持。

      四是扶持引导,激发精品创作活力。修改完善云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创新创优扶持办法、云南广播电视奖评选办法,组织开展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扶持、云南广播电视奖评选及纪录片、广播电视节目、“视听新声彩云南”网络视听节目季度推优评析展播活动等措施,有效激励创作。2024年以来,扶持作品348件,表彰优秀作品70件。理论节目《二十·说(第二季)》、网络视听作品《追梦(第二季)》《风吹茶花香两岸》等25件获评广电总局优秀作品,《共同的春天》《澜湄青年说》及《格物知中华》分获广电总局创新理论传播工程、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扶持。《人民路上为人民》等5部作品获中国新闻奖。纪录片《三江并流》、微短剧《猎爱陷阱》等5部作品获得云南省第十一届文化精品工程奖。

      五是系统推动,构建协同联动格局。纵向贯通,积极向上对接广电总局相关司局争取支持指导,“向下”组织指导州市开展常态化选题征集。横向联动,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文旅厅等部门开展主题宣传、创作及展播活动;与省公安厅、民宗委等建立常态化协审机制。内引外联,制订《“走出去”“请进来”共享优质影视资源 推进云南广电视听作品繁荣发展工作方案》,邀请国内头部机构、专家参与创作培训、策划,并成功组织CCBN云南专场推介会。通过“澜湄视听周”平台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六是强基固本,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健全完善电视剧内容审查机制,制定《电视剧内容审查办法》,建立审查专家库,规范审查流程。用心服务市场主体,建立局领导挂钩联系服务走访企业机制,落实局长坐诊接诉要求,推动政务服务量质提升,精减行政审批材料,压减审批办结时限。建立省外头部机构及名导名编优质资源库,为项目孵化和精准对接奠定基础。举办电视剧、纪录片、公益广告、网络微短剧等各类创作培训,组织电视剧管理及创作交流座谈会,提升创作能力。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