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标准引领 突出边疆特色 云南省广电局加快探索公共服务新模式

文章来源:
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1-02-22 16:58:00
【字体:

2020年,广电总局批复同意云南等3个省6个县(市)开展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鼓励各地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经验、推动公共服务迈上新台阶,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列入试点。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云南局积极指导两县立足边疆民族特点,将标准引领贯穿于政策制度保障、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网络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价全过程,努力探索构建“公共服务+”模式。沧源佤族自治县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和拓展,初步形成“一张网、两个中心、三个体系”的公共服务新格局,受到了广电总局的肯定。

统筹“一张网”,发挥广播电视稳边固边作用。坚决扛起新时代强边固防的政治责任,将边疆人民群众看好电视、听好广播作为落实全省强边固防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和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首要任务。聚焦山区地理地貌带来的收视难题,指导沧源县大力统筹无线、卫星、有线等方式,基本建成全民享有、互相补充的“三维一体”的广播电视覆盖网。在农村地区,发展直播卫星村村通、户户通用户7.5万户,用户享受到免费收看收听62套标清、24套高清电视节目和47套广播节目。在城乡人口密集地区,利用县级骨干发射台和乡镇转播台,免费提供16套数字电视节目,实现中央、省、州市、县4级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在边境一线,自筹资金231万元开展“沿边补点覆盖”和“IPTV进边境”,延伸有线电视网络300多公里,编织起一张“以卫星为主,无线、有线为补充,边境一线为重点”的立体覆盖网,有力促进了边疆社会和谐稳定。

用好“两个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丰富民语节目供给两个角度切入,推动广播电视主动服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大局。坚持底线思维,全面发挥安全播出监测中心引擎功能,采取“多个渠道取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方式,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射台站、IPTV一体纳入安播平台监测监管范围,强化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坚决把好导向关、传播正能量、夯实主阵地。为帮助佤族群众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和“五个认同”理念,建立佤语译制中心,将贴近群众生活的本地节目译制成本民族语言,并实行佤语汉语双语播出,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幸福感,为民族团结进步贡献舆论引导力量。

构筑“三个体系”,实现“一个不能少”承诺。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把“服务农村、方便农民”作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根本,保障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实时通、优质通。指导沧源县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保障制度体系,分别制定应急广播维护管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发射台维护管理等制度,并以县委、县政府“两办”文件印发执行,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健全运维保障体系,把“设备定期有人巡,发现问题有人管,发生故障有人修”作为基本要求,建立起“县设维护管理中心、乡(镇)依托网络公司或家电经营商设维护工作站、村通过购买服务指定专人负责”的三级运维体系,实现县、乡、村服务功能的有效衔接。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做到“小问题不出乡,大问题不出县”。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细化服务质量、维修周期、使用情况等考核指标,推广用户扫码评议评价方式,把考评结果作为政府延续购买服务的重要依据,有力促进了基层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探索“公共服务+”,开拓政务、民生服务新格局。践行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成为建强基层宣传思想阵地的政治工程、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社会工程、服务乡村振兴的民生工程。指导沧源县全面推进“应急广播+疫情防控+灾害预防+媒体融合”模式,在拓展公共服务功能中育新机开新局。聚焦边境疫情防控形势,积极推广把应急广播终端延伸至抵边自然村和边境警务室做法,精准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切实把抵边村寨筑成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主动融入“大应急”体系,在130个自然灾害隐患点配置应急广播终端,发布常态化、季节性、区域性风险预警预报信息和防灾避险知识,提醒群众及时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推动县级应急广播体系与融媒体中心有效对接,充分运用县级融媒体内容资源,实现信息内容和传输渠道共建、共享、共通,把主流與论宣传寓于日常信息服务和应急服务当中,不断深化应急广播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功能。

打印页面 | 分享到: